中国民航空管与国际行业同仁 共同探讨疫情防控及行业发展
2020-04-26
点击:1294

       4月2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参加民用航空航行服务组织(CANSO)网络视频会议,与国际行业同仁共同探讨疫情防控及行业发展问题,积极推动国际民航共同应对疫情。本次会议聚焦亚太地区行业现状,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长文学正、新西兰空管公司首席执行官Graeme Sumner、印度机场管理局空中航行服务负责人Vineet Gulatti做主旨发言。CANSO亚太地区事务主任蒋海荣(Hai Eng Chiang)主持会议,来自CANSO全球会员单位的169位用户观看会议。

       CANSO成立于1996年,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际机场理事会(ACI)并列为全球民航三大非政府组织。CANSO又被业内人士称为“全球空管协会”,其会员单位为全球85%以上的空中交通提供着航行服务。2018年6月,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成为CANSO的正式会员。



       文学正发言,受疫情影响,2月份我国航班量下降显著,高峰日航班量也仅为去年同期的50%左右,3月,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国内航班量稳步回升,但由于全球多国陆续发布旅行限制禁令,大量国际航班停飞取消。目前,全国航班日均架次维持在7000左右,武汉机场已于4月8日恢复运行。特殊时期中国民航空管多措并举、积极应对,民航局空管局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提前部署,制定了严格的防疫措施和科学的运行模式,自疫情爆发至今,全系统未出现管制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病例,日常运行保持了安全平稳的态势。他还详细介绍了中国民航空管采取的基本防控措施,以及做好应急预案、开展模拟演练、充分利用远程技术创新、提高培训要求等特色措施。最后,他代表中国民航空管感谢国际社会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并强调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将继续与行业同仁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文学正在交流发言中指出,目前中国国内的疫情形势已基本得到控制,国内航班稳步恢复。中国国内主要航空公司市场预测,国内航班量正向增长将持续至年底。但国际航空市场恢复的时间仍无法确定,不久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对2020年行业形势预测,全年全球航空业收入损失预计将达到3140亿美元,客运总收入将下降55%。与此同时,航空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一是疫情影响存在反复的风险;二是疫情推动远程在线办公等技术手段发展,加速社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可能影响部分民航客源;三是中小航企压力巨大,疫情可能催化行业兼并整合,面临市场再分配等。

       为了缓解航空运输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民航局于3月初下发支持政策,惠及国内外航空公司,主要措施包括降低一、二类机场10%起降费,免收停场费,降低10%航路费(飞越飞行除外),相关减免政策于1月23日起实施。同时,中国民航为医疗援助包机、复工复产包机开辟了计划受理“绿色通道”,快速处理、及时回复,保障了此类航班运行安全顺畅。

       针对可能出现的航班量增长和反弹,空管局做好了准备工作,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在低流量运行状态下做到管理不松懈,避免管制员作风出现下滑;二是强化年度复训,通过提高训练要求,增加训练难度的方式,确保管制员工作能力维持较高水平;三是灵活培训方式,充分运用移动端培训软件,开展多样化的业务自学。各级领导将加强管理、深入一线,对相关政策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全系统对航班量恢复做好充分准备。

       “国际社会将关切目光投向中国,不仅因为中国一直是全球卫生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更因为抗击疫情关乎每个国家。中国民航空管应对疫情措施得当,让外界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充满信心。让我们携手前行,共渡难关。”CANSO亚太地区事务主任蒋海荣在总结发言中倡议。

       会后,中国民航空管的发言引起热烈反响,会议组委会特地发函感谢,并表示发言“收到了广泛的好评和积极反馈,参会成员非常受益”。北欧空管学院参会代表表示,“显然,中国民航运行也受到了显著的影响,但出乎意料的是相比于其他国家,影响小了很多,这也说明中国民航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是非常有效的”。

又讯:中国民航空管防疫经验:“三步走”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制定周密方案,要求各级把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果断举措和科学部署。迅速启动全系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成立三级领导小组,全面统筹相关工作。做好应急处置、物质储备等各项工作;落实好对塔台、机房等重点场所、重点岗位人员的防控,下大力气杜绝疫情在空管传播;做好疫情期间的运输保障,确保安全畅通高效。

       疫情防控不只是医疗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全系统52个单位全部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从加强医疗防护物资供应到加快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从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到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一系列统筹协调的举措、周全细致的行动,大大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感,提振了防疫抗疫的信心。

       班组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一公里”。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把各项具体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发起了战“疫”总动员。

       空管的两条防疫战线。一条是综合防控,一条是生产运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生产运行的重要工作内容。抗击疫情,为空管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重要契机。管制部门根据疫情进展,提前实施应急状态运行模式:实施管制员战略封闭备份、梯队接替机制;完善本地/异地应急接管预案;与航空公司、机场做好信息互通。中南空管局和湖北空管分局还制定了“值班人员重新整合”“管制扇区或跑道逐一合并”“逐步发布流量管理措施”“调整排班运行模式”“启动异地空域应急接管程序”等五级应急响应机制,确保重点地区空域的保障服务。通导部门提前做好设备系统快速配置方案,配备应急塔台、移动甚高频电台(陆空通信设备)、移动雷达、异地远程操控设备等。气象部门及时开展天气会商,从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共享联动,确保服务连续性。情报部门实时关注重点机场航行通告,第一时间进行内容分析梳理,及时准确地把信息通报给相关单位。空管部推出“云端”教学模式共28期,赵鑫等数十名空管高级教员在线辅导,据统计,有中小机场、民航院校等单位约20万人次参加学习。

       应急演练是重新审视体系漏洞的制胜法宝。“应急指挥车正式启用,大兴西塔台人员撤离。”3月13日,华北空管局大兴空管中心实施大兴机场西塔台应急指挥车全流程应急演练。10分钟内架起便携气象观测设备,30分钟内完成应急指挥车“上岗”,接替塔台完成航班指挥任务……西南空管局介绍,针对班组整体隔离后,怎样调配人员的问题,我们准备了“机动部队”“预备役部队”两级备份。针对受污染的管制指挥场所关闭后,管制员在哪指挥的问题,我们在机场机坪塔台协调安排了备份席位……




华北空管局大兴空管中心应急指挥模拟演练



西南空管局疫情应急演练现场


       疫情是一面镜子,是一次大考。“照”出了应急管理体系的短板、“考”出了治理能力的不足,也使我们明确了提升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着力点。

       疫情终会过去,发展终将由“暂缓”转向“快进”。如何面对产业链恢复后的新挑战、新机遇?中国民航空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行业发展,以精准筹划的政策举措、稳扎稳打的实际行动,推动复工复产、加快技术创新、改革优化升级,努力减少疫情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科学推动复工复产。分区分级复工复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运行秩序,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持续抓好安全生产,研判复工前后安全形势,密切关注人员工作状态,提高培训标准和质量,开展安全整顿和“三敬畏”宣传教育,剖析问题、做好整改。积极应对雷雨季节,完善管制预案和保障协议,组织宣贯新版《航班备降工作规则》,加强军民航动态联络配合,开发气象信息辅助流量管理模型等融合工具,做好设备设施预防性维护巡检。

       ——创新是第一动力。首次采用网络技术,对武汉终端区自动化系统进行远程验收,为武汉空中交通搭载最高效的“神经中枢”;自主研发质量评估新技术,开展武汉机场仪表着陆系统(飞行员着陆的“双眼”)的非现场信号校验,成为国际民航相关领域的先行者;优化航班协同决策系统,将信息点播服务范围从27个机场扩展到134个机场,陆空信息传递将更加快捷准确;升级航空气象综合服务平台,免费顺延服务期限,海南航空、山东航空等用户纷纷发函致谢;突破“修补式调整”的思维定式,开拓“结构性优化”的新理念,对海南地区空域进行调整,把岛内唯一“独木桥式”干线航路改造为两条高速路式的平行航线,空域承载能力、安全运行效率大幅提高;计划于6月18日前在全国开展缩小雷达管制水平间隔最低标准试验运行,空中交通通行效率将提高7%左右……技术创新成果不仅惠及当下,还为未来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全国CDM信息点播服务范围

海南地区空域调整示意图


       ——改革是“关键一招”。征求意见、修订方案、强化督导……改革并未因疫情止步,“转段进阶”、释放新动能:建立空管运行领域军民航融合发展机制,统筹优化民航空域资源,推进空域及飞行程序新技术应用,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步伐,提升空管资源保障能力;完善与安全、效率挂钩的激励机制,推动新技术先试先行,建立气象、情报信息高度融合的中央运行管理系统,推动空管运行提质增效;优化财经政策,完善所属企业管理机制,强化专业部门市场化、公司化管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解决繁忙地区空域紧张问题,推进军民航空管联合运行,推动国家空管改革;推进低空空域开放,加强通用航空保障能力,改善通用航空运行环境,提升服务通航能力。一条条“干货满满”的政策措施,为行业树立起正向预期、增强了发展信心。

官网首页
在线报名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13-2023 北京翔宇航空 京ICP备 17070003号-2